7月5日上午,兰州城市学院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校本部逸夫图书馆博雅讲堂举行。本次活动以“人工智能时代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研究”为主题,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参与,标志着该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兰州城市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韩高年在致辞中深入阐述了成立高研院的背景、目标与愿景。他表示,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的成立是学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服务教育强国与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该研究院整合了学校原有的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甘肃省民族音乐研究中心)、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甘肃文化翻译中心等 17个省部级、校级科研平台资源,旨在打破学科壁垒,构建灵活高效、协同创新的科研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为跨学科、前沿性研究搭建优质平台。
成立仪式后,举行了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研究”的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教授刘跃进作了题为《AI时代的古典文学研究》的报告。国家图书馆原馆长詹福瑞教授作了题为《人文社科发展的动力》的报告。西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王子今作了题为《“采药昆陯”争议:尕日唐刻石多学科综合考察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报告。兰州大学副校长沙勇忠教授作了题为《AI驱动人文社科研究范式升维——从工具依赖到知识共生》的报告。甘肃简牍博物馆首任馆长张德芳教授作了题为《简牍学应该在人文高等研究院生根开花、结出硕果》的报告。五位专家分别从古典文学、史学、信息管理学、简牍学等不同学科视角,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给人文学术研究带来的深刻变革、全新挑战以及前所未有的机遇。报告内容前沿深刻,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反响和深入思考。

本次成立仪式和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兰州城市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兰州城市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为契机,汇聚学术资源,广纳贤才,秉持守正创新精神,砥砺奋进,努力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积极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助力幸福美好新甘肃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