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秩薪火相传,初心历久弥坚。汉语言文学专业自1958年创办以来,始终扎根西部师范教育沃土,秉承“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育人初心,现已建设成为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校级品牌专业,并于2024年10月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77.4%,博士学位教师占比64.5%,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4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优秀青年成才奖获得者2人、兰州城市学院艾黎人才3人,形成了一支“德教双馨、业务精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3门。拥有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在西北方言研究、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西北简牍与文献研究、甘肃本土文学批评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在新时代教育强国与“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专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以“思政铸魂、数智赋能、实践淬炼、教研创新”为发展路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构建了具有鲜明师范特色的人才培养新体系。
一、思政铸魂,构建“党建+专业”融合新范式
专业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构建“党支部—系部—课程组”三级联动的课程思政建设机制,将“中华诗教传统”“革命文化精神”“文化自信传承”三大思政主线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由党建与专业双优教师牵头打造《文学概论》《美学》等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等举措,实现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的深度融合。
得益于系统的思政育人机制,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近两年新增甘肃省领军人才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师德先进个人2人,建成校级教学团队1个;党建重点课题《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与专业课程思政协同建设研究》顺利结项;建成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9门,发表课程思政相关教研论文5篇,专业于2024年获评甘肃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在思政引领与名师示范的双重驱动下,学生综合素质与师德涵养显著提升。
二、数智赋能,打造“智能+人文”教学新形态
面对教育数字化浪潮,专业以“艾黎英才班”为改革试验田,全面推进“人工智能+人文”融合创新。组织教师参加AI赋能高校教师智慧课程建设方案与案例示范培训,系统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图谱,建成《<诗经><楚辞>导读》校级智慧课程,《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教法》获校级智慧课程与新形态教材建设立项,《中华传统诗词曲联的格律与创作》入选校级规划教材并将在民族出版社出版,《创新创业实践教程(慕课版)》入选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省级推荐名单。《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文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批省级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项目,《AI引擎驱动多学科视野下中国当代文学教学重构探索》获省级教改立项。展现了数智赋能的教研成效,为传统人文学科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实践淬炼,创新“六一三习”育人新体系
专业创新构建“六一兼修、三习淬火”实践教学体系,以“一腔从师志、一口普通话、一笔规范字、一批经典书、一手好文章、一堂示范课”为能力目标,通过“讲—练—测—赛”贯通机制夯实师范生基本功,常态化开展“英华杯”教学技能竞赛、“大雅之声”经典诵读等品牌活动。依托U-G-S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见习—实习—研习”螺旋上升的实践路径,与北京八中、五十七中等示范性中学共建实践基地,与龙王池文化乐园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校企合作育人项目。


近两年专业实践育人成效显著。学生普通话二级甲等通过率稳定在95%以上,在“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等省级及以上赛事中获奖70项,其中国家级6项;获批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8项,其中国家级5项;24届毕业生甘芳兵成功创办企业。学生在教学基本功、教学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四、教研相长,建设“有组织科研”创新共同体
专业坚持“教学出题、科研答题、成果进课堂”的教研协同理念,打破个体研究壁垒,构建以“西北方言研究”“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简牍学与文献整理”“中华经典与华夏文明传承”为方向的四大教研团队。通过实施“带头人领衔、骨干支撑、青年跟进”的团队建设机制,系统推进科研反哺教学、教研支撑育人的良性循环。



各团队依托省级人文社科基地“西北方言研究中心”、甘肃张芝书法院等平台,将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特色课程模块、教学案例与校本教材,形成“研—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2023年以来,专业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5项,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出版《近代汉语珍稀方言文献集成》《兰银官话区怎样学好普通话》等专著6部。


专业充分发挥人文社科优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深入参与推普助力乡村振兴、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县域文旅推广等社会服务项目。依托省级科研平台“西北方言研究中心”,师生共同开展西北方言保护与研究,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获省级表彰。学生在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篇,创新实践能力显著提升。


文脉相传育桃李,砥砺奋进谱新篇
汉语言文学专业始终坚守师范教育初心,以“思政铸魂”筑牢育人根基,以“数智赋能”推动教学变革,以“实践淬炼”提升育人质量,以“有组织教研”激发创新活力。专业将以品牌专业建设为契机,持续深化“新文科”内涵建设,完善“思政铸魂、数智赋能、实践淬炼、教研创新”四维一体育人体系,着力打造西部中文师范教育高地,为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贡献城院智慧,在教育强国建设征程中续写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