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品牌专业巡礼|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四维驱动”打造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高地
来源:教务处
浏览次数:

在国家大力实施智能制造战略与新工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培黎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甘肃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始终秉承“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办学理念,立足区域装备制造业发展需求,坚持“普通本科+职业技术教育”双轨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专业聚焦学科交叉破界、手脑并用实践、竞赛驱动成长、教学改革创新四大维度,构建起“课程—平台—项目—赛事—就业”全链条育人体系,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跨越式提升。

2CA7B

29692

一、学科交叉破界:构建复合型知识体系,培育跨界创新能力

为了更好地培养面向社会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传统机械类专业亟需向智能化转型。本专业积极推进“AI+机械”深度融合,着力构建面向未来的复合型知识体系。 通过新增《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深度学习与故障诊断》《机械测试与视觉技术》等前沿课程,将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融入传统机械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掌握跨学科思维与工具应用能力。同时,在工程教育认证框架下,将毕业要求中的“终身学习”能力细化为“智能化软件使用”“多领域知识整合”“自主更新专业知识”等可量化、可评价的指标,推动教学目标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塑造”转变。《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与《控制工程基础》两部核心课程教材获批甘肃省“十四五”规划教材,《有限元基础与应用》数字资源包上线运行,集成微课视频、交互式仿真案例与自适应测评系统,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路径选择,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通过课程体系重构与数字化资源建设,专业已初步形成“理论奠基—数字赋能—智能融合”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为学生未来参与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与设计系统研发领域打下坚实基础。

二、手脑并用:搭建三维实践平台,进阶式强化实践能力

“手脑并用”是培黎精神的核心传承。为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专业构建了“基础训练—综合实训—创新研发”三级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打造集“教研互促、产教融合、虚实结合”于一体的三维实践平台。携手华中数控与宁夏共享集团,共建“智能制造实验教学中心”和“机器人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两大中心均实现100%信息化管理、100%开放共享预约机制,并引入企业工程师常驻指导,真实还原企业研发与生产场景,让学生在“课堂即车间、作业即项目”的环境中锤炼实战技能。 实验平台不仅服务于日常教学,更成为科研反哺教学的重要载体。围绕《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深入探索智慧课程建设路径,聚焦工业生产需求,系统推进《数控加工技术》智慧课程改革。两项成果已全面融入教学实践,驱动课程内容持续升级与迭代。两门课程深度融合在线学习平台、AI助教工具与智慧教室环境,构建“线上先学—课堂深研—AI诊断—即时反馈”的闭环教学模式。学院积极推进微专业建设,借鉴巢湖学院等高校的先进经验,试点开展跨学科项目式教学,进一步拓展学生实践边界。学生在“做中学、研中创”的过程中,逐步完成从“知识接受者”到“问题解决者”再到“技术创新者”的身份跃迁。

三、竞赛驱动成长:“赛事-认证-就业”联动,提升培养质量与就业竞争力

“以赛促教、以研促学、产教融合”已成为本专业鲜明的育人特色。我们坚持以高水平学科竞赛为抓手,构建“赛事牵引—项目孵化—成果转化—创业落地”的全链条创新生态。 202411月,专业联合甘肃省教育厅、中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承办“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CAIM工程创客赛道”甘肃赛区赛事。大赛首次引入“工业机器人柔性生产线”实景考核模块,吸引全省28所高校、136支队伍同台竞技。全年共承办或协办省级及以上赛事10余项,涵盖机器人开发、数字孪生、三维设计、金相技能等多个方向,形成了覆盖广泛、层次分明的高规格竞技平台。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三大品牌赛事中全面开花:“茎秆类蔬菜收割捆扎一体机”项目荣获“挑战杯”省级金奖;“互联网+”赛道斩获省级奖项2项、校级23项;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17项、省级47项、校级193项; 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5项; 学生以第一作者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2024级学生注册成立科技型企业1家,实现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无缝衔接。 这一系列成绩的背后,是“赛事—项目—专利—企业”闭环育人机制的成功实践。学生在真实项目中锤炼能力,在激烈竞争中磨砺意志,在成果转化中树立信心,就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29F69

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育人成果丰硕

1名教师荣获甘肃省“园丁奖”;“播种施肥一体机”项目摘得省级银奖,被授予省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制造校企融合双向赋能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成功获批省级教学团队,标志着产教融合与双创教育迈上新台阶。《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课程建设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 获批省级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项目;同期发表《基于新质生产力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研究》《城市型大学特色建设模式与实践路径》等教改论文,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范式。

此外,学院党委牵头推进“访企拓岗”行动,与华中数控、吉利汽车、银川共享集团等龙头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设立产教融合管理专班,新增产学研合作实验室2个、实践基地5个、企业专家3人,构建起“政校企”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生态。

30322

2C466

50281

从工程教育认证的扎实推进,到学生竞赛的累累硕果;从教改论文的理论创新,到产教融合的深度实践,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始终坚守“培养智能制造领域领跑者”的初心。面向未来,我们将持续弘扬“知行合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新能源制造装备领域输送更多高素质、复合型的技术技能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