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2025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AIGC数字文旅与元宇宙新场景技术论坛”在兰州城市学院成功举办。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治纲,中国密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员吴文玲,兰州城市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韩高年,兰州城市学院原副校长姜秋霞,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科技信息处处长代明亮,甘肃省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王宇,以及来自相关高校、学会、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120多人参加论坛。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素云主持论坛开幕式。


王治纲讲话指出,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甘肃省积极探索数字文旅发展新路径,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着力打造“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数字文旅品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多项工作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突破,全省文旅行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此次论坛紧紧围绕“AIGC数字文旅与元宇宙新场景构建”“AIGC应用中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AIGC驱动敦煌文化多语言传播创新实践”等热点议题开展深入探讨,充分体现了论坛主办方对行业前沿趋势的敏锐把握,也与甘肃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积极为甘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共同探索数字时代文旅产业创新融合的新路径、新模式。甘肃省文旅厅将积极吸纳本次论坛的智慧成果,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搭建合作平台,共同推动甘肃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让“交响丝路·如意甘肃”的品牌更加响亮。

韩高年致辞指出,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形态。AIGC和元宇宙作为数字技术领域的前沿代表,为高等教育和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变革。兰州城市学院将借助各位嘉宾的智慧和力量,不断优化学科专业设置、革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推动学校在数字文旅领域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文化强省”战略,为甘肃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以本次论坛为起点,共同以人文之心驾驭科技之力,以甘肃之实践照亮数字文明新时代。

浙江大学副教授张明敏代表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致辞表示,该学会自1990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引领学术前沿、服务国家战略、培养优秀人才、促进产学融合和推动科学普及,有力地支撑了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成式AI、三维重建、沉浸式媒体、脑机接口等新技术层出不穷,为图像图形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维度的挑战,学会将继续勇攀科技高峰、深化跨界协同创新、加速成果转化应用。
开幕式后的主旨论坛上,浙江传媒学院栗青生教授以“AIGC数字文旅的可视化场景应用与挑战”为主题、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员吴文玲以“数据安全和密码标准”为主题、广州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唐春明教授以“区块链共识算法及其在 AIGC 中的应用”为主题、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胡开宝教授以“敦煌文化大模型的建设与应用研究”为主题作了报告。

当日下午,三个专题论坛同步开展。专题论坛一聚焦“AIGC 数字文旅与元宇宙新场景构建”,西北民族大学杜世强教授、浙江大学副教授张明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闫玉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潘文雯,分别以“敦煌壁画智能修复关键技术研究”“文化场景中的虚拟人技术”“交互式树木建模及实时姿态识别的元宇宙场景漫游技术研究”“大模型与多模态学习的技术与应用”为主题作了分享交流。专题论坛二聚焦“AIGC应用中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兰州城市学院原副校长姜秋霞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主任赵军峰教授、宁波大学浙东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辛红娟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刘双全教授,分别以“AI赋能敦煌文化国际传播:基于语言数据库的互文翻译话语体系构建”“基于LLMS的翻译智能体在法律翻译中的构建与应用”“双语短视频赋能地方文化国家传播的实践与探索”“林语堂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交流。专题论坛三聚焦“AIGC应用中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华东师范大学殷赵霞教授、贵州大学陈玉玲教授、深圳技术大学王彩芬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杨波教授、深圳大学闫巧教授、西安邮电大学俞惠芳教授,分别以“信息隐藏与AI安全研究进展”“云端媒体数据隐私保护与隐写嵌入技术的探讨”“密码学与区块链技术”“功能性密码学”“消失的隐私-对联邦学习的快速梯度泄漏威胁”“基于CL-BSC技术的抗量子电子现金支付方案”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交流。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数字文旅与元宇宙领域搭建了多维度的交流合作平台,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探索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路径,对推动AIGC技术在文旅领域的深度应用、促进数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为甘肃文旅数字化转型与文化遗产创新传承注入了强劲动能。
撰稿:赵光路 审核:许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