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兰州城市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导师培训会”在校本部逸夫图书馆博雅讲堂隆重举行。本次培训会以“提升导师队伍水平,构建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提升学校学科建设水平和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为2025年首批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校党委书记曹洁,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韩高年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及全体研究生导师参加培训。会议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素云主持。

王素云在开幕致辞中指出,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学科建设与导师队伍水平是决定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她强调,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等文件,为研究生教育指明了方向。2024年,学校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教育、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她表示,此次培训会聚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导学关系优化、导师基本素养、学位论文选题、协同育人路径、学术规范与创新六大专题,希望通过专家报告和经验分享,为导师队伍建设注入新动能,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培训会持续一天,特邀六位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陕西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杨祖培教授以《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为题,结合自身多年管理经验,深入剖析了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强调要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推动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教授马小博以《从心出发:在共识与差异中构建和谐导学关系》为题,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导学关系的优化路径。兰州理工大学空间结构研究所所长王秀丽教授以《如何当好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为题,结合自身指导200余名研究生的丰富经验,分享了科研能力培养与创新思维塑造的实践方法。西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万明钢教授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学位论文选题》为题,系统阐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与要求,为导师提供了论文选题的实用建议。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姚晓军教授以《二级学院与研究生导师的协同育人路径探索》为题,从学院管理视角出发,探讨了如何通过制度设计促进导师与学院的协同合作。兰州城市学院校长韩高年教授以《学术规范与学术创新》为题,结合自身学术研究经历,强调了学术规范的重要性,并鼓励导师在遵守规范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
王素云对各位专家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并对全体导师提出殷切期望。她指出,导师不仅是学术导师,更是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她希望全体导师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优化指导方法,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贡献力量。她强调,学科建设永无止境,导师成长未有穷期,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导师队伍建设机制,为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本次培训会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既有政策解读,又有实践案例,为参会导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学校将以此次培训会为起点,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书写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辉煌篇章。
撰稿:牛晓霞 审核:饶红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