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下午,在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期间,学校西北方言研究中心负责人莫超教授应文史学院邀请,作了题为《从“雅言”到“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嬗变》的专题讲座。

莫超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名称与实质演变、制定与维护的重要意义、规范汉字书写在推广中的作用,以及汉语方言和民族语言与通用语的互补关系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他梳理了从古代“雅言”“通语”“官话”到现代普通话的发展脉络,并结合西北方言研究实践,辩证分析了汉语方言、民族语言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
莫超指出,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文化的活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与精神内涵。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既要保护语言多样性,也要筑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文化根基,以语言凝聚民族共识。针对当前普通话推广中存在的“口语”与“书写”不均衡问题,他建议在教育教学中加强汉字书写训练,兼顾规范与审美,全面提升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本次讲座系统梳理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历史发展与现实意义,为我校推广普通话工作和语言文字教育提供了学术支持和实践参考。
撰稿:毛利鹏 审核:段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