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下午,由我校科学技术处、文史学院联合甘肃张芝书法院主办的学术讲座在博雅讲堂成功举办。咸阳师范学院于右任书法学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王智杰教授应邀作题为《AI时代背景下的中国书法审美》的专题报告。校内外师生及书法界人士200余人参加活动。

王智杰立足文化传承使命,从书法与传统哲学思想的深层关联切入,系统阐释了中国书法作为中华文明重要载体的审美体系。他指出,书法艺术承载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其审美内核植根于中华文化思维特征,既是技艺呈现,更是精神外化。在论及书法审美体系建构时,王智杰通过篆、隶、楷、行、草五体流变,揭示了中国书法“技道并进”的演进规律。结合于右任书法创新案例,强调应构建兼具历史文脉与时代精神的审美范式,为当代书法教育提供理论支撑。
针对AI技术对书法艺术的影响,王智杰提出辩证思考:一方面肯定技术革新对书法传播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警示工具理性对艺术本体的消解风险。他强调“书品即人品”的传统审美理念在数字时代更具现实意义,主张通过“理解传统-把握本质-创新实践”的审美路径,坚守书法文化本真性。其“技术为用、人文为本”的核心观点引发与会者热烈讨论。
本次讲座通过跨学科对话为传统艺术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新思路。与会师生表示,讲座既有理论深度又具现实关照,对推动书法艺术在智能时代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撰稿、审核:米文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