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下午,幼儿师范学院邀请我校文史学院博士、副教授路虹在城关校区学术报告厅作题为《羌笛、胡马、粟特商:甘肃多民族交融共生的历史记忆》的专题讲座。学院近260名学生参加活动,讲座由学院党委负责人主持。

路虹以甘肃民族特色饮食开篇,引出甘肃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的话题。通过汉简、敦煌文献、考古发掘、文学作品等大量史料和遗址古迹图片呈现,讲述乌孙、匈奴、粟特、吐谷浑等古老族群在甘肃的活动。以大量鲜活生动的历史细节,真实再现各民族在甘肃各地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场景。阐释了各民族在甘肃的和谐共处、交汇融通、互鉴共生的历史渊源,展现出甘肃历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蓝本”所具备的创造力和包容性。路虹在讲座中谈到,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我国各民族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发展,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实体,是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希望同学们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挖掘历史资源,讲好甘肃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历史故事。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本次讲座是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活动之一。讲座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受到了与会同学的一致好评。
撰稿:石晓春 审核:郑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