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典籍的时代价值,引导青年学子感悟经典魅力,6月6日下午,由学校图书馆、校团委联合主办的2025年“悦”读工程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之“名家读书分享会”在逸夫图书馆博雅讲堂再次举行。本次分享会特邀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韩高年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围绕儒家经典《论语》展开深度解读。文史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培黎机械工程学院、传媒学院、图书馆等院系单位的师生代表160余人到场聆听,分享会由文史学院白晓霞教授主持。

分享会伊始,韩高年以孟子、梁启超、李零等不同时代的学者对孔子的高度评价为切入,介绍了孔子其人,为师生呈现了孔子作为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圣人的多维形象,对孔子的伦理思想、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等方面的主张进行了阐释,向师生介绍记述孔子的生平事迹和思想的《史记·孔子世家》《论语》《孔子家语》等代表性典籍。
在近两小时的阅读分享中,韩高年教授通过严谨的史料考据,深度、系统的还原了孔子的生平轨迹与思想发展脉络。在《论语》阐释部分,韩高年重点提炼《论语》的核心价值,指出《论语》中修身立世的永恒智慧,以精彩的语言、生动的讲解为师生解读了以“学而时习之”为代表的终身学习为学之道,阐释了“三省吾身”实现人格完善的修身准则,解析了“和而不同”的社交智慧理念,强调“敬其事而后其食”的职业操守,提倡以“孝”为德行之本的处世哲学。
韩高年指出,《论语》构建了中国人特有的伦理坐标:其“中庸”哲学调和理性与情感;“仁学”思想奠定社会公理基础;“以和为贵”的理念更成为协调个体、社会与自然的智慧之源。
互动环节气氛热烈,韩高年以《论语·学而》中的“礼之用,和为贵”为引,结合大学生人际交往,建议学生包容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同时,也要保持自己的个性。当被问及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而当代大学生常迷茫毕业后要做什么的困惑时,他结合个人求学、成长的经历,鼓励学生多读书,指出读书能让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主心骨,能克服焦虑,在冷静中找到理想的职业归宿。

活动尾声,博雅讲堂内回荡起琅琅诵读声。文史学院英才班10名同学选取《论语》中的代表性篇章进行了集体吟诵,为这场文化盛宴画上了圆满句号。
近年来,学校着力推进“悦”读工程高质量开展,不断提升读书活动的内涵和品质,已经将经典阅读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层面,过渡到注重精神涵养的熏陶上。通过名家经典读书分享活动,让青年学生在与先贤的跨时空对话中,建立起广大师生文化自信的价值坐标。
撰稿:齐诚 审核:刘广桥 马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