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推介
我校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顺利通过 结项验收
来源:科学技术处
浏览次数:

近日,教育部社科司公布了“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55月结项情况的通报”。我校孙芸霞副教授主持的青年基金项目“莲花山区域汉藏民族共享‘拉扎节’研究”(证书编号:2025JXZ0831),方宁兰副教授主持的青年基金项目“基于OBE理念的西部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2025JXZ06822项课题均顺利通过结项验收。

孙芸霞副教授主持的“莲花山区域汉藏民族共享‘拉扎节’研究”项目以民族共享节日拉扎节为研究对象,结合人类学、文献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理论,注重横纵交错对比分析,廓清了拉扎节的空间、时间、参与主体、缘起、仪式结构、崇祀神祇及其社会功能等。研究一方面挖掘地方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和发展,深化对拉扎文化本身的认识,另一方面展现多民族聚居区多元文化互融共生的过程及特点,促进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同时,通过揭示拉扎节对整合区域秩序及促进中华文化认同方面的重要作用,还能够增进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宏大理论的具体认知,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现实意义。该项目最终形成40万字的研究报告1篇,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篇,阶段性研究成果《多民族共享节日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被地方政府采纳应用,获甘肃省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方宁兰副教授主持的“基于OBE理念的西部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聚焦OBE理念指导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与路径展开研究,立足本专业的培养改革实践进程,力求将理论研究应用于教育改革实践。项目首先对OBE理念的内涵进行阐释与延伸,在对西部地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探讨基于OBE理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从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与服务、质量监控与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改革建议。项目创新提出将终身学习实践纳入OBE理念研究框架,强调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整合高校、企业、行业资源,形成开放型人才培养生态。项目成果在推进OBE理念应用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该项目最终形成专著1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篇(含CSSCI论文1篇,学报论文1篇),调查报告1份,获地厅级奖励1项。


撰稿:白梅 审核:国洪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