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市学院化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专业特色鲜明。专业 2021 年入选甘肃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4 年获评校级品牌专业,2025 年4月完成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入校考查,并获批化学学科教育硕士点,发展步伐持续稳健。专业始终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传承路易・艾黎精神,恪守 “手脑并用,创造分析” 校训,主动融入 AI 赋能的新质生产力创新体系,构建了 “通识筑基、专业强能、师范塑魂、双创赋能” 四位一体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依托 “城市环境污染物控制” 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等优质教学科研平台,专业深耕区域、精准对接甘肃基础教育发展需求,着力培养师德高尚、专业扎实、实践过硬、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化学教育人才,赋能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
一、雏雁砺能:夯实综合素养根基,锻造师范核心能力
紧扣化学学科发展与师范教育创新要求,打造了 “一践行三学会、四融合双共振” 课程体系。构建了 “践行育人为本、学会知能行思、融合四维课程、共振成长实效” 核心框架,打破学科割裂壁垒,实现 “知识—能力—素养”三维协同。以高阶性、创新性、实践性为导向,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师范教育育人目标深度绑定。通过模块化课程设计、沉浸式教学实践、多元化评价机制,让学生既夯实化学专业知识体系,又锤炼教学设计、课堂驾驭、育人沟通等师范关键技能。

二、守正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锤炼学科育人本领
立足 OBE 教育理念核心要义,以课程建设提质增效、教材建设创新升级为核心抓手,以教育科学规划、教学改革研究等各级各类立项课题为重要牵引,系统探索 “知识传授—能力锤炼—素养培育” 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路径,不断提升教学的内涵质量与育人实效,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筑牢根基。目前,拥有省级精品课1门,省级虚拟仿真一流实验课程1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8门;2024年,主编《分析化学实验》和副主编《仪器分析实验》成功入选甘肃省首批“十四五”规划教材;2025年,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重点课题《“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机制及路径研究》顺利结项;《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研究及实践——以兰州城市学院化学品牌专业为例》获批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仪器分析》获批校级智慧课程建设项目和数字化教材建设项目。发表《地方应用型高校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构建与探索》《“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机制及路径研究》等教育教学改革论文6篇。
三、 融合提升:以研促教强根基,学科赋能筑高地
专业以环境污染控制、功能材料合成等区域相关前沿研究为突破口,将高水平科研项目与课堂教学、实践环节深度绑定,将科研思维、实验方法融入课程设计,把科研成果转化为鲜活的教学案例与实践课题,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触摸学科前沿,在科研训练中锤炼专业素养。
专业聚焦师范人才核心素养培育,将科研积淀的学术优势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锤炼教师学科育人本领。通过构建 “科研 - 教学 - 实训” 联动机制,教师在专业建设中打磨教学技能,在课堂实践中优化科研方向,不仅筑牢了师范教育的专业根基,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与育人模式。
专业依托学科资源搭建实践平台,将科研实验室、校企合作基地转化为师范生实训阵地,让学生在参与真实科研项目、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前感知教师职业的实践内涵。
近2年,本专业教师获批立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3项,科研经费突破300万元,发表科研论文16篇,授权专利3项。带动40%以上的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指导学生获批立项各级各类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2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4篇。
四、淬炼成才:以赛砺能精技艺,知行协同育良师
构建 “课程奠基 — 训练强化 — 竞赛提升 — 反思优化” 四阶递进人才培养体系,将赛事标准融入教学,通过 “学 - 练 - 赛 - 思” 闭环打磨师范生教学设计、实验操作等核心技能。专业依托骨干导师团队开展针对性指导,推动学科知识与教学法深度融合,并以教育见习、实习实现 “赛场 - 课堂” 良性循环。
近2年,累计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甘肃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甘肃省大学生化学竞赛、“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甘肃省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实践实验大赛等省部级专业竞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4项。

五、实干笃行:以专聚力惠民生,以行赋能促发展
成功打造了“化彩缤纷”科普品牌,创新构建了“高校—中小学”科教服务模式。通过开发趣味科普实验课程,组织师生深入文县等偏远地区开展科普讲座30余场,惠及学生10000余人,彰显了师范院校服务基础教育的责任担当。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品牌的铸就,源于对育人初心的坚守与对卓越品质的执着。展望未来,化学师范专业将紧扣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需求,以师范生核心素养培育为根本锚点,深耕 “师德修养、学科功底、教学能力、创新思维、服务情怀” 五大维度,在课程体系迭代、师资梯队提质、实践平台升级、育人模式创新上持续发力。专业将立足区域、辐射西北、面向全国,既要夯实师范生教育教学的 “硬本领”,更要厚植其扎根教育、服务民生的 “软情怀”,奋力向着 “区域引领、特色鲜明、全国知名” 的高水平化学师范专业目标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