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学校荣获十项甘肃省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来源:科学技术处
浏览次数:

1114日,甘肃省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公布,我校共有10项优秀研究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获奖等次再创新高,充分展现了学校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实力与创新活力。


本次获奖成果涵盖文学、艺术、历史、语言学、民族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成果形式丰富多元,既有理论前沿的学术论文与专著,也有服务地方发展的咨询报告,彰显了我校社科研究的广度、深度与应用价值。

韩高年教授的《古典文学研究的中国式现代化新进路》立足文化自信,探索本土学术路径;齐洪洲老师的《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系统梳理国家形象的艺术表达。两项成果均体现出较高的理论创新水平与学科影响力。曹洁教授的研究报告面向我省有色冶金产业智能化改造需求,提供网络协同制造的集成解决方案;莫超教授对方言文献的系统整理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米文佐教授对西北书法教育史料的挖掘,以及张淑萍教授对非遗“池哥昼”的深入阐释,均体现出社科研究服务社会与传承文明的双重使命。陈玲、薛忠、刘晶、杨燕四位教师的研究分别从汉代制度、古代乐器、民族音乐与中外艺术比较等方向展开,呈现了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多点开花、纵深发展的良好态势。

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全省社科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近年来,我校持续加强社科研究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学术生态,推动科研创新与服务社会深度融合。此次获奖成果不仅体现了我校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扎实积累,也展示了在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积极作用。学校将继续支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特色发展与质量提升,鼓励教师面向学术前沿与国家需求开展创新性研究,为推动甘肃现代化建设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撰稿:鲁彩苹 审核:国洪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