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海峡两岸交流融合,8月19日上午,由国台办、甘肃省台办指导,兰州城市学院举办的2025年暑期中华文化研习营活动在我校逸夫图书馆博雅讲堂拉开帷幕。来自台湾的25名师生和社会各界代表与兰州城市学院10名师生齐聚一堂,开启两岸聚焦华夏文明、融合丝路文化、探访今日陇原科技经济发展的同行共学文化研习之旅。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韩高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办公室主任李杰,省台办副主任李辉出席开营仪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素云主持开营仪式。台湾同胞、省台办和学校港澳台事务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我校学生共40余人参加开营仪式仪式。



韩高年在开营仪式上致辞,他代表学校对远道而来的台湾各界人士表示热烈欢迎,对即将踏上文化溯源之旅的营员们致以美好祝愿。致辞中,他围绕甘肃丰富的文化遗产与深厚的文明底蕴,通过介绍马家窑、大地湾、齐家文化等甘肃本土重要文化遗存,以及彩陶艺术所承载的早期文明印记,向营员们展现了甘肃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的深厚历史底蕴;同时,结合丝绸之路在文明互鉴中的关键作用、河西四郡所代表的边疆开发与文化融合历史,凸显甘肃在中外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中的重要地位。他表示,兰州城市学院作为“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成员单位,将依托甘肃独特的文化资源与区位优势,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助力青年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促进文明互鉴与共同发展。韩高年寄语两岸青年:“耕读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脉,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希望借助此次中华文化研习营活动,两岸青年能够在交流中厚植情谊,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使者,携手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研习营团长代表台湾教师致辞,对我校精心组织本次研习营活动表示由衷感谢。他表示,两岸文化同根同源、文脉相通,中华文化始终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期待通过探寻文化根脉,带领台湾师生与大陆青年学子以文化为桥,增进理解、凝聚共识,在互鉴中深化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与热爱。


两岸学生代表在开营仪式上作交流发言,他们表达了对此次文化研习营活动的期待以及对甘肃历史文化的向往和热爱,期待通过专题讲座、实地参访、体验传统艺术多种研习形式,深入体验甘肃历史文化底蕴和丝路文化的精髓;希望通过共同学习与交流,相互了解,建立友谊,增进情感。

韩高年为2025年暑期中华文化研习团做了题为《丝绸之路:文明的交汇与交融——张骞出使西域与丝绸之路的开拓》专题讲座。讲座聚焦张骞出使西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向营员们生动展示了丝绸之路作为文明交流的纽带,在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汇与交融方面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展现古代中国与世界交流互动的伟大历程,弘扬了丝绸之路所蕴含的开放包容、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文化精神,激励两岸青年学子秉持开放心态,积极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文化力量 。


开营仪式后,两岸青年共赴培黎校区参观我校培黎展览馆。
本次为期8天的2025年暑期中华文化研习活动,整合多元文化资源,涵盖历史遗迹、博物馆藏、自然景观、民俗体验等,紧扣丝绸之路文明展开,从“张骞出使西域与丝绸之路的开拓”专题讲座,到甘肃省博物馆、张掖大佛寺、嘉峪关关城、敦煌莫高窟等丝路沿线标志性文化遗址的实地探访,再到敦煌文化讲座与壁画描摹,不仅聚焦古代文明,还融入现代发展元素,展现“古丝路”与“新发展”的对话,形成“始于丝路起点,终于文明核心”的文化脉络。两岸青年将沿着丝绸之路的足迹,走进文化遗址,体验甘肃历史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充分感受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敦煌文化的魅力。
此次“兰州城市学院2025年暑期中华文化研习营”活动的举办,借助学术实践、文化认同、情感交融,为两岸学子架起文化寻根和思想碰撞的桥梁,为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聚心”的目标以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撰稿:马蓓 审稿:刘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