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厅成功举办“艾黎美育第一讲: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非遗’南音”文化展演活动。本次活动由学校素质教育与教学中心、音乐学院、科学技术处、民族音乐研究中心联合主办,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协办,特邀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陈恩惠教授团队,以“海丝”文化带上的古乐瑰宝——世界非遗南音为主题,为师生献上一场沉浸式艺术体验。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褚汶榉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活动,学院师生300余人现场聆听,共同感受南音这一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魅力。

活动以“讲解+展示+体验”的创新形式展开,为师生深度解码南音“曲海”的艺术密码。南音演奏者以琵琶、洞箫、二弦、三弦等传统乐器演绎经典曲目,其“右琵琶、左洞箫、执拍板者居中而歌”的表演形制,生动再现了汉代“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古乐遗风。现场特别设置“工乂谱”记谱法展示环节,通过“乂、工、六、思、一”五声音阶符号与宫商角徵羽的对应关系,揭开千年古乐的传承脉络。这场沉浸式体验不仅展现了南音作为“中国音乐史活化石”的历史价值,更凸显其作为美育资源的独特魅力,使高校学子得以深度领略南音“曲海”的艺术魅力。

近年来,学校持续推动非遗文化进校园,未来将深化与福建南音社的合作,探索非遗与现代音乐教育的融合路径,助力南音文化的国内外传播推广,以美育浸润为纽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活动结束后,师生纷纷表示,此次沉浸式体验不仅拓宽了艺术视野,更激发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热情,未来将深化与福建南音社的合作,探索非遗与现代音乐教育的融合路径。此活动系学校“丝路文化育人基地建设项目”系列活动之一。
撰稿:刘晶 审核:王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