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足迹:扶持建设专业巡礼】之六——音乐学专业

作者: 来源: 时间:2018-06-21

【字体:

阅读量:

凸显专业特色  强化实训环节 

建设科学完善的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巡礼

 

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自被学校确定为校级扶持建设专业后,相继召开了不同范围和各个层次的教学改革研讨会,围绕扶持专业建设要求及培养目标展开学习与讨论,统一认识,明确任务,制定规划,细化措施,有条不紊地推进专业建设的各项工作。

学校领导调研音乐学院专业建设工作。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1.广泛调研。自2017年2月起,专业建设团队先后赴华中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集美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音乐学院等高校考察,就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环节、专业建设等问题进行交流学习。在借鉴各高校人才培养经验的同时,凝练出自身特色。同时选取实习生、实习生所在学校、用人单位、甘肃省教科所、中小学一线音乐教师等进行问卷调查或实地调研(包括兰州市十余所中小学及十三所实习学校),了解到各地各校普遍缺乏综合能力较强的音乐教育师资。

2.专家指导。在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和制定过程中,邀请中国音乐学院教务处处长黄虎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刘沛教授,原院长孔庆浩教授,西北师范大学王朝刚教授,甘肃省教科所闫婧华研究员、兰州市团结新村小学副校长元莉莉等组成专家团队,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访谈和咨询,听取他们对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的意见与建议。

3.聚焦目标。通过调研与专家咨询,专业建设团队认为: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建设不应局限于传统音乐学师范生培养目标与标准,而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构建创新型的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办学特色、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既要重视学生音乐理论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又要让学生熟悉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掌握多元的音乐教学方法,并能有效组织学校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多能一专”,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专业建设团队与中国音乐学院教务处处长黄虎教授座谈交流。

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

专业建设团队依据《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音乐教师职业标准》,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工作,逐步明晰并确立了以音乐专业性质为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教育教学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标准。在保持传统音乐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成功的模式和优势的基础上,着重强化学生的教育教学职业能力(包括音乐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教材把握能力、歌曲、戏曲范唱能力、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合唱改编与合唱团指导排练能力、乐队配器及乐队指导排练能力、舞蹈节目编排能力、各类演出活动的组织及编导能力)。围绕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培养标准,团队成员经过反复论证,精心设计,初步构建了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矩阵,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音乐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体系。


西北师范大学王朝刚教授与专业建设团队成员交流。

三、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是音乐师范专业新的表述,反映了新时期音乐师范专业培养目标、办学模式的新理念与新认识。在业已确立的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构架下,将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1.启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将课程体系从“大而全”转为“小而精”。以专业导论引入,通过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核心课三大模块实现人才培养标准与课程体系的科学对应关系。根据新时期学校美育教育内容和音乐教师职业能力,将原有的专业技能课程进行大幅度的改革,重点训练学生的自弹自唱、即兴伴奏、合唱与指挥及小乐队排练能力,并加入了形体训练与中小学舞蹈编导课程,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建设团队经多次修改定稿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于2017年7月通过答辩与专家论证,经学校批准从2017级学生开始启用。

2.重视实践教学过程,强化职业能力培养。音乐专业具有表演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多以实践方式进行。在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加大实践环节的教学与训练,通过扎实有效的训练过程,将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转化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职业能力。实践训练的环节包括课含实践、独立实践、专业体验、专业见习与专业实习等环节,涵盖了学生在校学习与教学实习的全过程。

兰州市郭亚琴名师工作室教师在音乐厅现场教学。

四、以赛促建,着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是融艺术学与教育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具有理论、技能和实践三者不可分割的学科特点。音乐学院以教育部每两年举办的音乐学(教师教育)五项全能比赛(歌唱与钢琴伴奏、自弹自唱、合唱指挥、中外乐器演奏、舞蹈展示)为契机,每年举办声乐器乐暨教师基本功大赛,为学生建立专业能力与教学能力竞争的平台,促进学生提高职业素养。“自弹自唱”项目融合了声乐演唱、钢琴伴奏两种专业技能,对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平衡与全面发展起到了引导与促进作用;“合唱指挥”项目涵盖了声乐、指挥以及钢琴三个专业科目,是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技能。基本功大赛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而且促进了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发展。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比赛,教师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可以找到自己的短板与不足,对完成培养计划、实现培养目标和健全课程体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该专业学子参加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活动并获奖。

五、加强团队建设,培育专业标志性成果

1.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团队教师能力。近几年来,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和讲座,外出参加与专业建设相关的学术会议和培训学习。先后参加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讨会”“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2017维也纳童声合唱团中国上海工作坊”教学研讨、“第二届全国钢琴教学研讨会”“新时代音乐教育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团队成员刘琬琬还自费赴武汉音乐学院参加辛迪键盘和声培训。通过参加这些学术会议和培训,更新了团队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了教师个人教育教学能力,为促进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创造了良好条件。

2.巧借外力,校地合作,形成有益的交互机制。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发展离不开与基础音乐教育教学机构的密切合作。目前,音乐学院已与兰州市多所中小学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与元莉莉音乐名师工作室、许芸音乐名师工作室、郭雅琴音乐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多样的方式与平台。多次邀请一线优秀音乐教师分享教学经验,为学生进行教学案例分析,现场指导学生开展教学案例设计。日前,音乐学院还与安宁区教育局合作,成功举办了“安宁区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音乐学专业学生在参与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到目前中小学校开展课外音乐活动的形式与特点,提高了他们组织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

3.完善课程配置,建设重点课程。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标准》和《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内容对专业基础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核心课从内容、上课模式、考核方式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目前已完成2017-2018学年包含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专业核心课在内的12门课程的课程说明撰写工作。新的课程建设将加大案例式教学,丰富教学评价环节,重点打造专业核心课程,《合唱与指挥》课已向学校申请重点建设课程。

4.加强项目意识,推出专业标志性成果。为了进一步推进专业建设,专业建设团队强化项目意识,以教学研究、科学研究为推手,组织和鼓励成员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力争形成有一定学术水平与实践指导价值的标志性成果。师晖副教授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奖,正准备申报校级专业教学名师;王汇涓副教授为专业负责人,准备牵头申报校级专业教学团队;高剑霞副教授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国家级、省级一等奖,准备申报校级教学成果奖;刘琬琬老师在其《钢琴即兴伴奏与弹唱》课程中,引入辛迪钢琴教学法,使学生的弹唱能力尤其是钢琴弹奏零基础的西藏地区委培学生的弹唱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准备申报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此外,专业建设团队研制的中小学美育教育改革与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建设的课题,已申报了省教育厅2018年美育教育改革项目。

撰稿:王汇涓  审稿:刘锦